袁躍興
  今年國慶65周年期間,人民網文化頻道推出獨家策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時代偶像》專欄,邀請國內30位名家,講述他們心中的“時代偶像”,旨在回顧我們曾經歷的時代之中人們的精神偶像,挖掘這些不同時代不盡相同的偶像身上所體現的時代的精神氣質,探尋偶像文化含義的時代演變軌跡。
  著名作家、編劇陸天明說,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他年輕時對毛澤東的崇拜,“我們是真心崇拜毛澤東,得不到毛澤東像章都會發瘋,甚至會做一些瘋狂的事,比如將像章別進肉里”。這是因為,毛澤東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現在到偏遠的地方,像藏族、維吾爾族地區,到老牧民家裡去看,那裡還是掛著毛主席像,因為他確實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作家方方,說自己的偶像是魯迅,“我們這一代人是讀魯迅成長起來的”。方方不僅喜歡魯迅的文章,還欣賞他的傲骨氣質。魯迅對她的影響無處不在。
  三聯書店原總編輯李昕說自己的偶像是保爾·柯察金,“保爾·柯察金對革命的追求和信仰給予我很大的力量”,“過去,我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對主人公保爾說的一句話過目不忘:‘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迴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所以,我覺得,人不能平平度過自己的一生,要對生活和事業充滿激情。”
  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黃豆豆說,“童年時,我的偶像是雷鋒和賴寧”,“步入社會後,我最敬佩的是那些‘平凡但努力著的人’”,因為“平凡但努力著的人”更加真實也更有意義,“他們不是生活在一個虛幻的偶像外殼之下,而更多地是在過好自己的生活”。
  從這30位名家所講述的自己心中的偶像來看,這些偶像具有時代的鮮明印記。
  今天商業娛樂明星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偶像主體,我們不僅追捧偶像,我們的理想也幾乎完全被商業娛樂明星偶像的光環所代替,偶像的“粉絲”各種形式的追星則構成了種種世相。有的因熱愛自己喜歡的偶像而把自己的樣子“整容”成偶像的容貌,有的把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快樂與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聯繫起來,有的甚至不顧自身的經濟條件,狂熱追星而使自己家庭背上沉重的債務,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種“粉絲”對偶像的崇拜,已形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使不少人這樣相信:偶像明星的價值,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價值,就是一個人的人生的唯一信念,就是一個人值得生活下去的唯一東西。
  我們需要偶像和榜樣。與偶像、榜樣的接觸與關註,就會受到了精神影響和心靈鼓勵。這是一種高尚和神聖的感情,這是在一個人的生命階段,幾乎都存在著的心理和情結。偶像和榜樣可欽佩的品格與人格喚起我們的熱情和追求,寄托著自己的心靈訴求和精神價值。
  偶像的不同形、不同質反映了時代的巨大變遷。雖然當下的偶像已經變成了充滿濃重的商業氣息和功利色彩的流行娛樂符號,但也是一種對自我的期望和尋找。我們需要清醒的是,公眾面前的風光無限、近乎完美,只是偶像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非全部。他們只是我們一時的精神伴侶,而不是全部。  (原標題:那個時代與這個時代的偶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unimrzam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